第八十章 木神时代(31)_快穿之回收站
黄瓜小说网 > 快穿之回收站 > 第八十章 木神时代(31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八十章 木神时代(31)

  第八十章木神时代(31)

  半个小时以后,池大捧着木碗,看了看里头金黄的汤色,吸了吸鼻子,先喝了一小口尝尝味儿。

  汤汁入喉,池大的眼睛瞪得老大,又猛喝一大口。

  旁边的池青,眼巴巴地看着池大,“舅舅,是什么味儿啊?”

  虽说他们都是华城人,比普通的外来村民们见识得多的多了,可时代所限,食物的种类撑死了也就那些,更不用说,华城里的城民大部分都不去采集和打猎,食物基本全靠外来人交换,那新鲜度和美味度也就要差了一点。

  石柱又端起陶锅,倒出来半碗米汤,递给池青。

  “这是我们村子独有的好东西,熬成汤以后,老人小孩都爱喝,还能给病弱的人补身子,要是再加些果子蜜,哎呀!那才是美得很咧!”

  说着话池大已经把那碗汤一饮而尽。

  他摸了摸肚子,感觉确实比喝白水或者肉汤要舒服许多。

  至于说,是不是像石柱说的那样,这汤能给病弱的人补身子就不知道了。

  他们这次来,是打算最少换一百斤盐的。

  除了仙米,石柱又拿出四斤果子蜜换了四斤盐。

  “这个啥来着……”

  这些茅草房里什么都没有,就是一间房四面墙,地面还是泥土的,不过商队们倒也不觉得差,能遮风能挡雨的,直接席地而睡都比在丛林里强多了。

  石柱其实心里已经乐开了花。

  好家伙,他只是告诉石林村民这个狗尾巴草籽可以叫米,石柱大哥就直接给加了个仙字!

  她两眼亮晶晶地望向舅舅。

  她还从来没喝过这种清香扑鼻,一星半点的肉腥味都没有的汤!感觉肚子里暖洋洋的,太舒服了!

  快换啊!多换点!这样就可以带回去给老奶奶和小弟小妹们喝了!

  反正她家的盐多的是,阿妈和二舅舅,还有她大哥二弟,天天都泡在盐湖边上制盐。

  这样带来的物资还有一多半,但已经换到了一半的盐了。

  这仙米虽然确实产量不高,但并不难弄啊!

  池青这会儿也把那半碗汤给喝完了。

  “石兄弟,这还的确是个好东西,不如就一换一如何?”

  不过若是能换上些,可以拿到大巫那儿,请大巫看看是不是真有这么神奇。

  能有个房子住着,总比睡在露天的泥地上强多了。

  跟着池大进来的几个石林村民们,看地的看地,或者就东张西望,都怕自己的眼神泄露了实情。

  有些周边的小村落,一天之内还能打个来回,最多就交下入城费,换了物资就能回去,但如石林村这样远道而来的,那肯定就得在城里小住上两天。

  池大还没说完,旁边石柱赶紧给接上话,“仙米,这叫仙米……”

  难怪村长和大巫说过,种地养殖就是石林村以后要走的正路呢!

  这些肉他们如果不赶紧交换掉,如今天气热,也会慢慢坏掉,到时候可就一粒盐都不值了。

  这盐又不能当饭吃!

  石柱谢过了池大,带着石林村商队先到茅草房入住。

  但到了春花节后,各处商队越来越多,这些城中专修的茅草房就都不够用了。

  江易把视线瞥向一边,尽量不露出笑意来。

  即使这样,石柱也没全换了,只拿出三斤仙米,得了六斤盐。

  石柱一脸的为难。

  一下子就显然很贵很高大上了。

  后头城主和大巫就主持修建了一些空的茅草房,专门给这些远方的商队入住。

  就像往年一样,热情地邀请石林村民们住在她家的客房里。

  讨价还价了半天,最后池大开出了二换一的条件。

  华城中商业算是同时代最为发达的,源源不断的食盐吸引着远近的大小村落来交换。

  像池大家的铺子,在城里的盐铺里并不是最大的,跟他们常做交易的也就是石林村这样规模的商队,池家自然也修了几间茅草房当客房。

  池大轻轻对侄女点了点头,让她先稳住,就笑眯眯地跟石柱讲起了价。

  虽然华城城民们还没想出来开客栈或者饭店这种纯服务业,但远方来的商队夜里总得找个地方睡觉,这些人虽然大都是壮劳力,武力不弱,但他们带了那么多的物资,也难保不引人眼红,往年也不是没发生过因抢劫而起的血案冲突。

  两斤盐换一斤仙米,这个价,让其他的石林村民听了,心里都乐开了花。

  在他们临来时,好几家的狗尾草都成熟了,就算一家弄个三四斤吧,要是能一换一,就是三四斤的的盐啊!

  以往他们得背多少肉才能换到这些盐的啊!

  此外,二百来斤果干换了十斤,二十块细麻布,换了二十斤,五百斤鲜肉换了十斤。

  而这五百斤鲜肉,也不是他们从石林村带来的,是在路上的丛林里,打到的猎物割下来的鲜肉。

  一下子换到了这么多的物资,池大和池青也很高兴。

  也不知道是哪家铺子最先开的窍,向城主求了块地皮,自家用木头泥巴盖出房子,又用树枝和干草搭出床铺,专门给常来自家交换的相熟商队住宿用。

  “池大兄弟,不是我不想换啊,实在是这仙米,在我们村子里那也是极少见的,要跑遍了丛林才能采上一点点,还得想办法脱粒晒干,一道工序错了都不成。我们这些壮年人,平时哪里舍得喝呢,都是给家里的幼儿老人补身体的。这次来华城,也就带了三五斤啊……”

  这会儿已经过了正午,众村民放下`身上带的筐子,拿出自带的干粮,又接了池家送来的两桶清水,席地而坐,边吃边聊。

  “早知道……仙米这么受欢迎,咱们就该多带一些来。”

  一斤换两斤,那他们带上一百斤仙米,岂不是就能换到二百斤盐?

  就他们这些人,一个人少说也能带上五十斤的物资吧?

  两个人就能带上一百斤仙米,换够全村人吃一年的盐了!

  “上哪里多带去,种仙米的本来也没多少家,好多家的都还没熟呢!”

  商队里的村民也有几个家里还没种田的,这会儿算是后悔的连肠子都青了。

  “这次回去就多种上些!”

  “哎!本来我想要去开地,可是我阿妈偏不答应,非得说开地太费事又见不着收获!”

  “这次好悬,幸亏带上了仙米,不然咱们没准就换不够盐了!没想到肉和肉干在城里这么不受待见!”

  “这回可好,咱们已经换了五十斤盐了,剩下的再去别家问问看,没准还能多换点好东西!”

  石柱啃了一块冷烤肉,喝了一大碗清水,感觉肚子里踏实了许多,不由打了个饱嗝。

  “还剩下三四百来斤的生肉,正好如今有盐了,咱们留几个人在这儿烤肉,其余的去街上打听打听行情!有想交换的,赶紧交换,咱们明后天就回村!”

  不是他不想在这华城里多游逛,而是身上肩负着全村的重担,夜长梦多,早一天把盐送回村,早一点安心。

  看到石柱从那堆粉色盐里拿出了两小块,就要交给负责烤肉的村民,江易就开了口。

  “先等一等。”

  众人都看向江易,“怎么了?”

  “是这盐有什么不好么?”

  江易顿了顿,“刚刚大伙发现了没有,池家人的牙齿是不是黄的?”

  村民们有人一脸懵,但也有人点头,“是啊,是够黄的,没咱村的人牙好看!”

  池大都三十来岁了,牙好不好看倒没啥,可是那刚成年的姑娘,也是一口黄牙,就有些煞风景了。

  江易指了指那堆粉色盐,“这种颜色的盐里就有一种杂质,这杂质有微毒,能让人的牙齿变黄……”

  石柱听到这话,拿着粉盐的手不由自主地就松开了。

  “啊?”

  好几个村民都不由自主地去摸自己的牙。

  村民们也不都是满口白牙的,也有牙齿不好微微泛黄的、

  难道都是因为吃了从华城交换回去的盐?

  “不光牙齿变黄,还让人的骨头慢慢变脆变松,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,一不小心摔了跤,就容易骨折断胳膊断腿。”

  原本大伙还都是当听个稀奇,并没太在意,等听到还对骨头有害,众人都张大了嘴,傻眼了。

  “啊?竟然会这样?”

  “怪不得我奶奶摔了一跤,腿就瘸了!”

  “我大舅也是啊!”

  “既然这粉色盐不好,那咱们去换成别的颜色?”

  村民们每年来换盐,都是各种颜色换上一些,完全没觉得颜色不同有什么不对的。

  现在既然知道粉盐有这种毒,那当然就着急了。

 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,江易摇头道,“那倒不用,这别的颜色,也各有各的微毒。”

  为什么石林村民没有氟斑牙呢?

  那当然是因为石林村里盐精贵,人均食用的盐太少了,还没到能形成氟斑的程度呢。

  “我倒是有办法,把这盐里的微毒过滤出去,让盐的味道更好。”

  石柱就笑了,拿了二斤粉盐给江易。

  “江易兄弟,你尽管去试,要是真的能成,给你记一大功!”

  这次众人参加商队,筹集的物资,有的是村里给的,有的是从各家弄来的,这一路上大伙齐心协力,又是采集又是打猎的,到了华城交换回去的物资,都会由村长和大巫来分配。

  这分配既会考虑物资的来源,又会额外给商队众人分上一份,而且有重大贡献的,还会再多分。

  石柱给江易留了几个人手帮忙,就带着商队里其他的人去城中各处逛了。

  这华城里的铺子都是本地人开的,交换的价就要高一些,而在路边摆的小摊子,上头的物品就要便宜多了。

  这些小摊子大都是外来商队摆的,外来商队在换够了盐以后,就会把自家带的特产物资摆出来交换,在这种小摊上,往往能换到意料不到的好东西。

  江易用筐子做掩护,从里头取出了一些草木灰和生石灰。

  草木灰是每顿做饭都有的,除了用做地里的肥料以外,江易都会搜集上一些杂质少看上去细腻的存进随身空间里。

  这生石灰也不难弄,石林村民长年捕猎,废弃的兽骨都堆积如山。

  江易收过一段时间的兽骨,攒了不少绿叶币,不过同类型的兽骨收到一定数目就收不进去了。江易就把这些兽骨做成了骨笼,实在用不上的,干脆烧成骨灰,这骨灰的成分就有大半都是氧化钙,勉强可以当做生石灰用。

  给粗盐提纯其实就是把里头的杂质给分离出来。

  这些从池家铺子里交换来的盐,是已经把泥沙过滤出去的了,看上去挺干净。

  但那些溶于水的钡、镁、铅、砷、锌、钙离子,尝起来有苦涩的味道,又对人体有害。

  留下帮忙的几个村民看着江易一会把灰加进水里,一会又把水倒进盐水里……这么倒腾几下,原本清澈的盐水就浑了,然后再过滤,再往里吹气的……

  又见江易拿出一个布条时不时地往水里浸,最后可算是搞完了,就拿盐水放在锅里煮……

  当然了大伙也没费火,赶紧切好了肉放在一边烤着。

  江易拿出一个刷子,沾了那锅里的盐水,又撒上江易自己搞的香料和油脂,没过一会儿,这烤肉的香味就出来了,简直勾死个人了!

  烤肉的边缘熟得快,江易示意他们割下一小条来尝尝味儿。

  这好事谁能拒绝呢?

  村民们赶紧割下了烤好的肉,吹了两下就塞进了嘴里。

  唔!

  村民们纷纷瞪大了眼睛,满脸的惊喜。

  就是这个味儿!

  先前就有人从江易那儿换到了烤肉的调料,就那么一丁点儿,只够烤一两顿的,可用它烤出来的肉,就是比他们打小闭眼就会烤的肉香得多啊!

  这是什么神仙美味!

  原来烤肉里那些微微麻苦的味道,竟然都是盐里头的微毒?

  好家伙,得亏村里人穷,舍不得多放盐,不然不就都中毒了?

  烤肉的香味飘出老远,再加上村民们那个陶醉的吃相,引得路过的行人都有些走不动道儿了。

  一个身穿细麻袍的小娃娃甩开阿妈的手,蹭蹭地跑到了石林村的烤肉堆前,看着那微焦微黄,滋滋冒油,又香气飘飘的烤肉,不住地咽口水。

  “宝宝,咱们家也换了肉了,回去阿妈给你烤……”

  年轻女人紧走两步就来拉自家娃,可她说着说着,那异香就不住地往她鼻子里钻。

  这不就是烤的肉么,怎么会这么香?

  “小娃娃,来,拿着尝尝……”

  江易大方地割了手指宽的一小条,微微放凉,这才放在一片大叶子上,递给了小娃娃。

  这石器时代能给别人食物,那就是最大的善意了,还没有人会不识好歹地说这说那。

  小娃娃立马接过了烤肉,乐得嘴都咧到了耳根后。

  年轻女人忙道了谢。

  “好吃!”

  小娃娃才四五岁,正是吃肉的一把好手,那一小条三两口就吃得只剩下一半,他倒是还挺孝顺,没忘记把剩下的往他阿妈嘴里塞。

  女人本以为自家娃不过是见到了别人家的烤肉,这才觉得香的,哪想得到,这半条烤肉,它居然嫩滑可口,满嘴的鲜香味,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,那半小条肉,早就下了肚。

  “这是什么肉烤的?怎么会这么美味?”

  女人忍不住就问出了口。

  烤肉摊边上的石林村民一挺胸膛,声音都响了几分。

  “这是我们石林村的特制烤肉,肉很普通,就是丛林里猎的瘤头猪,主要是我们有调味的秘方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uanggua2020.com。黄瓜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huanggua2020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